一、落实国、省、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情况
对国务院、省政府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县严格按照要求及时进行了取消并严格落实到位,未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实行变相审批和变相予以恢复。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县(市、区)行政许可项目目录》,20xx年,我县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82项。县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布后,政府各部门均未在清单之外增设和变相增设行政审批事项,未在公开的清单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20xx年,对应国、省、市取消了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结合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编制,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2项,新增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项。目前,我县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78项。
二、承接国、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情况
20xx年以来,根据《x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向扩权试点县(市)下放部分市级管理权限目录的通知》(x府发〔20xx〕12号),我县共承接国、省、市下放的管理权18项。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各承接部门主动与原实施单位加强联系,及时制定承接落实方案,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办理,并对电子政务平台上的项目信息、办事流程等内容进行更新,主动向社会公开,研究解决承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能够接得住、管得好。上级部门不存在明放暗不放、自行将本部门负责实施的审批事项下放我县或由我县初审的情况。
三、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情况
(一)优化审批流程的举措和成效。一是深化“一站式”服务。 按“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建立了以行政审批股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将各类事项的审批、办理权限授权到位,做到项目应进必进,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受办分离、一窗发证”模式。二是实行“一窗通办制”。针对业务量大、审批环节相对单一的单位,实行“一窗口通办制”,同一类业务所有窗口都能办理,在内部全面实行并联审批,变流水作业为同步推进,大大减少了办事群众排除等候的时间。三是优化流程。与进驻部门密切协作,科学优化审批流程,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事项程序繁琐、时限长、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并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场准入中涉及多部门审批时互为前置的问题进行梳理,组织编制不同行业联合审批流程和办理指南,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四是提升人员素质。要求各部门(单位)按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加强窗口人员培训,确保窗口人员熟练掌握流程,对服务对象的办事申请和咨询做到一次性告知,提高办事效能。五是及时公示。利用LED、办事指南、电子政务大厅和网站等多种方式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名称、申报材料、收费标准及相关示范表格、审批流程、承诺时限等向办事群众公开。各部门(单位)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平台。
20xx年,xxx县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共计受理事项172995件(其中:行政审批10439件,公共服务事项137152件,其他审批22602件),办理提速99.36%,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无一例超时件。
(二)审批信息共享情况。目前我县政务服务大厅已实现窗口和本部门间资源共享,业务部门省、市、县业务联网,房产交易中地税的最低限价和房管局能共享,所有窗口均安装了身份证读卡器。
(三)推进网上办事和网上咨询的情况。我县通过电子政务大厅,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咨询服务,并及时公开公布相关法律法规。截止目前,我县共有31个部门(单位)在网上设有电子政务大厅客服在线咨询服务,上传了1830项办事项目流程图。
四、相关改革的配套联动情况
(一)统筹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情况。
1. 改革推进情况。一是推进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20xx年3月,我县开始推行注册资本实缴变认缴制,取消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不限制出资时间,也不限制首次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认缴制以来,共发展私营企业2443户,占比42%。二是改“年检为年报”。20xx年来,我县全面实施企业、个体、农专社年报,年报率均达90%以上,均超出市局下达的年报目标。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合国务院决定确需保留的前置许可和省政府决定确需保留的前置许可,并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双告知”工作。四是深化“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严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狠抓落实,稳妥推进。在“三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20xx年9月,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又积极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登记审批流程,提高登记审批效率,便利企业注册,至今已登记、换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3487户。为加快“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向个体工商户延伸,我县已于20xx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社会保险登记证“三证整合”登记制度,目前至今已登记、换发“三证整合”的营业执照780户。
2. 推进改革中存在的困难。一是相关配套改革不完善。目前推行的“先照后证”改革主要是国务院和工商总局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地各部门,要求按照其规定执行,但这些行政审批作为前置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下来的。二是部门协同配合机制缺乏。国务院推行的“先照后证”涉及工商、卫生、安监、公安、交通、文化等多个部门,由于改革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导致改革推进还停留在各个部门自行推行上,协调配合较少,没有形成统筹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三是信用信息共享交换不及时。
3.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目前存在法制保障不完备等问题,亟待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修正相关法律法规,为登记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各行政职能部门应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初步实现归集各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实现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三是搭建完善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按照规定时间接入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二)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情况。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的意见》《关于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要求,按照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全县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中介服务进行清理规范,推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目录管理,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中介服务项目一律取消,并根据国、省要求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完善并联审批平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的通知》和xxx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数据对接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xx年7月组织经信局、国土局等20个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召开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数据培训会。会后各部门对办理审批事项过程中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委托中介机构办理的所有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再次清理,并上报省发改委,对我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线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我县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公布xxx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目录清单的通知》文件精神执行收费项目。具体收费范围、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收入管理方式等,均按《xxx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xxx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所列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规定执行。20xx年,我县已按《xxx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74项、《xxx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54项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并执行收费。另无其他收费项目。
五、事中事后监管情况
(一)出台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办法及执行情况。及时出台《x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通知》,严格落实受理单制度、细化编制服务指南并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公布,及时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在县政务服务大厅网站上设立网上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布“96960”行政效能举报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政务中心及监察局安排专人每天对电子政务监察平台进行巡视,及时在“南充政务”QQ群向上报告巡视结果。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监管办法不多,需加强与县委目标考核、县政府效能监督、县纪委效能监察的通力合作,加强对各服务窗口人和事的监督监管。二是“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需进一步完善,经过多轮的清理规范,“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部分窗口单位的办事流程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部门协作配合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议实行相关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
六、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取消下放事项的“含金量”。在取消下放审批权限时,应多加强调研论证,真正将地方受益面广、实用性强的涉及经济建设和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事项进行取消下放,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
(二)推进事中事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议省级层面建立相对统一规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措施,推进事中事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加强对区县的指导和督查,切实加快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xxx县人民政府
20xx年xx月xx日
相关自查报告: 行政权力运行的自查报告、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自查报告、出生医学证明工作自查报告、企业标准化自查报告、企业税收自查报告范本、区县开展放管服改革自查报告范例三篇、企业能源计量自查报告、学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食品行业企业自查报告、发行企业自查报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