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专项督导的通知》和《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补充通知》要求,我区对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状况进行了认真自查和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市中区改设立的区级行政区,市区同城,区域内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区两个独立区。全区域辖5乡7镇1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618平方公里,总人口71.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5万人。20XX年,区(不含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9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600元和10200元。
目前,区域内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56所(含市直属和国开区、新区代管的22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单设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2所(城市小学18所,乡镇中心小学4所,村小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含民办)的在编在岗教职工4994人,其中小学教职工3007人,初中教职工1987人;在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含民办)64625名,其中小学生40519名,初中24106名。
多年以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构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格局,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区1998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评估验收,同年获省人民政府“扫除青壮年文盲区”称号,2001年获得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高质量通过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2011年高标准通过国家“两基”工作检查验收;连续多年荣获市委市府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先后获省教育工作多项荣誉称号。
二、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办学思想
1.我区各中小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将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地培养作为基础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坚持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区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校优质化发展为目标,以“六个建设”为手段(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学校内涵提升,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我区学校在特色化、优质化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8所学校评为市级特色学校,8个乡镇创建为“义务教育示范乡镇”,2所学校创建成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2.坚持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乐学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生。把学校办成社会、家长满意,充满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学校。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各中小学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均能认真落实到位。
(二)制度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奠定思想基础,构建运行机制。我区各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扩大了办学自主权,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强了学校活力。各学校建立设置了内部管理机构和岗位,各部门分工明确具体,落实职责。在实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校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教育工会和其他群众积极发挥作用。对于学校重大问题,校长能主动通过校务会等途径征求大家意见,坚持群众路线,按照议事程序,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坚持把实施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重要标志,作为推进学校政治文明的主要抓手。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通过教代会上校长作述职报告、教工大会上及时通报学校大事要事、校务公开栏及时公布群众关注的热点等形式使校务公开制度得到了落实。
2.建立教育经费统管机制。为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力度,杜绝滥支和浪费,保证重点排危、学校正常运转和特色项目发展,成立了区教育财经管理中心,实行收支全覆盖管理,建立了教育经费全部用于教育的监督约束机制。区财政局、区教体局对中央转移支付中乡村两级办学经费和中小学重点排危经费的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成立了由区委、区府、区人大、区政协及区纪检监察、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作为区府对各乡镇年终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保证了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各中小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制度上墙。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收费项目、标准及投诉电话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全部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严禁各类捐资助学与入学挂钩,严禁学校收“择校费”。经查,无学校设立“小金库”。
3.强化了学校内务管理,各学校食堂、宿舍管理规范,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师生、家长认可。学校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和净化,绿化面积也逐步扩大,形成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
4.加强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一是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区政府成立了由公安局、教体局等部门组成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区综治委和区公安局、区教体局每年都要下发加强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大排查,检查结果予以通报,限期整改隐患,并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奖惩。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起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治理有力的工作措施。我区各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好,校园200米内无营业性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二是健全制度,加强了安全知识教育,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杜绝了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杜绝了各种卫生事故和疫病发生。
5.建立了对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体系,初步探索出了把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业绩评价、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师德水平和教育研究结果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校长和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提干调动中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极大地调动了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把语言能力发展列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规范办学
1.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了体育、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没有以各种名义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组织任何年级学生补课或有偿补课;没有出现以家长委员会或其他组织名义组织学生补课或有偿补课现象;也未出现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等现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创先争优”“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制定了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要十不准”,积极推进作风建设,改变教育形象,提高教育公信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实效。加快了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构建了师德师风网络建设,完善了师德考核细则,形成了教师自评、年级组内互评、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的师德评价体系,逗硬落实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全区教师队伍保持了风气正、干劲足、师德好的良好局面。
3.规范了考试行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生科学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学校逐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没有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奖励教师的唯一标准,切实扭转了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逐步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小学生考试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4.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各学校要对学区内适龄儿童实行依法免试入学。义务教育学校没有违规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生源考试;没有将“奥数”及其他变相培训与入学挂钩;没有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学区外学生未收取择校费。严格控制大班额,实行均衡编班。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学籍工作。
5.学生作息时间安排科学合理。各中小学校严格规范作息时间,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切实保证了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各中小学校严格控制书面家庭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未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
(四)德育管理
1.教体局成立德育办公室,健全了组织机构,责任落实,分工明确,管理有序,活动规范,效果良好。各中小学校根据办学规模配备了品德课专任教师,各校园分别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具体分管,专兼职德育办主任负责抓好日常工作,各年级组长、团队工作者和班主任老师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常规教育活动。校外德育工作网络健全,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
2.切实抓好了日常德育工作。各中小学健全了德育工作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和习惯培养,健全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全区各校园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了心理健康辅导站,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或辅导员。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按照部颁要求认真开足、开齐、开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龄特征,突出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加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各校园向学生及家长发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资料近10多万份,师生共计近五万人次深入到社区、街头参加了义务宣传、劝道及执勤工作,各校园制作宣传专栏近百版,面向师生及家长开展道德讲堂专题讲座200多场。
4.各学校以班级、团队活动为载体自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城区各小学建立城市学校少年宫,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免费开设课外兴趣小组100多个,周末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了图书室、运动场地等公益项目。积极组织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写讲和童歌童谣创作传唱活动,20XX年各校(园)共推荐千余篇优秀作品参加全区评选。
(五)教学管理
1.各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教学。各学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重视经典诵读、语言文化等校本课程开发使用,构建了符合各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六认真”过程检查,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2.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按规定开设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等专用教室定时向学生开放,学校装备、资源利用率高。
3.各学校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按规定开设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4.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开展体育工作,各中小学按规定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先后出台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活动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体育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全校综合运动会、1-2项单项比赛。所有学校均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逐年提高。全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先后有9所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市阳光体育示范校”荣誉称号。
5.开足上好艺术课程,通过专兼结合、名师送教等方式,解决农村学校艺术师资不足问题。学校积极开展艺术活动。通过考查,全区各中小学均在“六.一”“五.四”“12.9”期间开展全校性的文艺演出或歌咏比赛等庆祝活动,每所学校每年都举办了一次师生书画展。积极排演配乐诗朗诵节目、组织书画作品参加全市文艺汇演及书画作品展评。20XX年,组织1000多名艺术特长生参加了市艺术人才大赛及省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有95%的学生获得了等级奖。
6.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教研氛围,使校本研修常态化;加强了校本研修管理,开展了校本教研评价。健全网络教研机制,加强网络教学研讨;开展了区(教育联盟)联合教研,做到片区教研常态化,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改的指导,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了解课改、研究课改、指导课改,把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7.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防止“应试教育”行为;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以片面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各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实行教育教学巡视制度,教体局每期组织一次教育教学综合检查,把教学常规管理、课程管理与开发、高效课堂建设、学生评价体系、特色创新等工作作为教育教学视导重点。
(六)办学效益
1.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在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诚实、正直、谦让、的品质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2.近年来,我区强化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优化了教学过程管理,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倡导因材施教分层发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了教育管理机制建设。20XX年,全区小学毕业率小学达到100.16%,初中达到99.87%。中小学毕业率均达到规定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加强。
3.中小学生身心素质得到提高。严格执行每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跑步距离达标。组织举办了区“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全面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区各中小学建立体质健康数据测试和公告制度,进一步提高数据上报的准确率。以考核促发展。每年11月中下旬,对全区各校进行音乐、美术素质检测,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学生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时行沟通和交流,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
4.大力推进艺术团队建设,要求学校每个专职教师必须带一个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队会300多个。已建成龙凤学校、永兴小学等七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共有功能活动室50多个、聘请志愿辅导教师近百名、开设各类兴趣小组60多个、参与学生近2000人。认真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各校(园)共推荐了226件作品参加区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集中展评活动。通过各类艺术活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具备初步的欣赏美的能力。
5.各中小学认真开展“推普周”活动,倡导师生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区现已有6所学校成功创建成为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另有9所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检。共有6所学校已向市教育局申请“优质教育学校”创建。龙凤镇、顺南街小学、高升实验小学校获“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学校)”称号。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行集团化办学。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薄弱学校办学机制,切实解决城市部分学校“择校热”“大班额”等现实问题。成立了三个教育集团,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作方式,在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把解决资源整合、教师流动、教育交流、择校和大班额等问题结合起来,创新办学机制和教育评价制度,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激发办学活力,最终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6.结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我区在20XX年3月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状况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了自查,向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和普通群众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2份,校长、教师共177份,家长446份,辖区群众115份),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辖区广大干部、群众对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经统计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率为96.10%,实地走访满意度为96.49%,达到了省政府相关要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教育均衡水平较低,特别是学校内涵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少数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教育价值观没得到彻底改变;
三是课程改革还须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