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xx县教研室在省市教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教研工作职能,大胆实践“规范即创新,落实即创新,质量即创新,特色即创新,发展即创新”的教学研究创新理念,不断追求“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主题创新、评价创新和模式创新” 的教学研究创新目标,坚持科研兴教,走教育内涵发展道路,把全县教科研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沙洋县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县;县教研室多次获得荆门市教学教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荆门市校本教研、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思想政治学科获得省级学科校本教学研究先进集体;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获得国家级、省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科学建章立制落实管理措施为实施素质教育保驾
科学的工作管理,规范的教师行为是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们立足沙洋教育教学实际,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常规管理,狠抓过程落实。
1、抓实建章立制,多角度规范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围绕一个中心(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两个重点(落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制度;深化有效教学研究——打造高效和谐课堂),贯穿三条主线(优化教学管理向常规要效益、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要质量、优化教研机制以创新求发展),强化四项措施(教学抓常规、备考抓指导、研究抓课题、队伍抓练功),提升五项水平(一是提升教研队伍管理水平,二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三是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四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五是提升课题研究水平)”的整体教研工作思路。建章立制,多角度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教学教研规范制度。从教科研工作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制定了规范全县教师教学及教科研行为的一系列制度法规。近几年来,我们先后下发了《xx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四十条)》、《沙洋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关于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沙洋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区域教研协作体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沙洋县教育科研管理规程》、《沙洋县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等文件,对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等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是健全教学教研服务制度。从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制定了规范单位内部工作的系列制度。主要包括党务工作制度系列、政务工作制度系列、教科研工作制度系列等。这一系列制度以服务学校教科研工作为出发点,在“三个三分之一”的总体原则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三个三分之一”即一学年度内三分之一的时间下校听评课,三分之一的时间组织、参与教学教研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练内功、学业务、强素质。在总体原则的框架下认真落实上班签到、坐班纪律、下校工作、外出学习、月工作例会、政治学习、成果奖励、业绩考评、财务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
三是健全教科研工作常规制度。目前,全县成立了7个区域教研协作体,使一个区域内的学校教研工作横向能够互相沟通,纵向能够紧密联系,有力地保证了全县教研活动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每年召开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义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教学质量目标和任务,突出教科研工作重点,规范区域教研协作体教研行为,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了我县义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是健全教科研队伍组织建设。教研室属县教育局直属二级单位,由一名副局长分管。教研室设一名主任,四名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本室全面工作,四名副主任分别负责小学教研工作、初中教研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办公室和教育学会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所有主任、副主任都任学科教研员,负责一个或多个学科的教研工作,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各自负责的学科领域都是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教学教研骨干力量。全体教研员有95%是共产党员,90%是中学高级教师。全额公用经费,保证了教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每位教研员配备了一台办公用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网络教研平台;每年坚持为教研员征订一份学科杂志和一份业务报纸、购买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和一本学科教改著作,保证了教研员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教学理论的连续性、引领学科高效发展的前瞻性。如此,实现了宏观层面的有效服务、指导职能。
县域内,组建了中小学学科兼职教研员群,成立了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聘请了34名高中学科兼职教研员,定期培训、定期指导、定期考核,实现中观层面的动态学科指导。镇域内,以协作体为单位,组建了学科教研组长研究群,定期互动、时时交流,达到微观层面的操作指导。
五是健全教育科研考核机制。县教育局始终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位置,将提高教科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等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县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既有宏观指导意见,又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更有督导措施。在学校工作年度考核、校长考核、文明单位评比、教育工作督导等活动中,都将教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评价内容。
2、抓实流程管理,多方位进行过程督导
多年来,我们坚持“常规是根基,科研是动力,管理是保证”的教学管理思路,突出重点,抓好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教学研究常规、教学质量管理常规和教学评价常规的制定和落实。
一是出台《规程》,引领学校常规管理。XX年,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修订完善了原有的全县教学管理规程,出台了新的《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四十条)》。为了充分发挥《规程》的教学指导作用,我们要求每个教研员通过学习,能明确《规程》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学指导和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对基层学校,我们要求学校管理层和教师能按《规程》的新要求去进行管理,实施教学,提高新课程下的教学工作效益。新《规程》的使用,不仅使我县常规教学工作有规可依,迈上了科学化的轨道,而且促进了全县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是突出“四性”,规范学校常规管理。我们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对基层学校提出了“四性”要求。一是检查时间的及时性,要求学校要做到备课周查、作业月查,上课、自习、活动等考勤无间断。二是检查标准的实用性。要求学校根据校情,制定操作性强、人性化的常规教学检查衡量标准,使检查工作更具针对性。三是检查流程的衔接性。要求学校在备课检查中,实行分层检查、分级负责,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检查教师,分管学科领导、教导处检查组长,校长检查班子成员。衔接紧密,不留空档。四是检查结果运用的指导性。要求学校在常规检查后能总结成绩、指出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通报和反馈,对教师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是开展“校校行”,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根据《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四十条)》,每学年度春季学期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校校行”活动。评估小组成员由教研室成员和各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组成,评估工作突出指导、注重实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共同提高。评估形式采取“一看”:看师生的教、学行为;“二听”:听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座谈师生倾听其心声;“三查”:即查阅教导处资料,检查教师笔记、活动记录和教案,查看学生作业、作品和成长记录袋;“四评”: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教研组的校本教研、评价教科室的教育科研。评估结束,形成通报并反馈至全县各学校。这种从检查、总结到反馈的科学规范程序,评估经验与反馈不足的交流制度,促进了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强化了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意识,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措施保障,也为县域内学校教学管理均衡发展,提供了系列示范样板:像高阳小学的“坐管一个点(一个班级),横管一个面(一个年级),纵管一条线(一个学科)”的制度,领导干部包段包班,教研组长包学科,备课组长包年段学科,班主任全程跟班的目标管理策略。李市中学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奖惩;实验小学的“五抓”:一抓课前备课,二抓授课能力,三抓作业批改,四抓辅导工作,五抓教学评估;烟垢中学备课的“六备”(备目标、备教法、备问题、备教具、备板书、备练习),上课的“五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后港小学体音美等学科采用的定性考核办法、测满意度方式和各种才艺展示活动等。这些个案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广,成为各校抓实教学、提高质量的普遍经验。
XX年度,市教育局对我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随机复评,通过“三查”、“三听”、“三看”等程序考核,我县实验初中、xx中学、xx中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被评为xx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3.抓实平台搭建,多维度提升活动效益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理念得以贯彻,课程改革各阶段任务得以落实,同时为教师施行新课程及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研活动。
一是开展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XX年,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意识,全县开展了基于思想与理念创新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主题活动,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试验中根植,在根植中转变,在转变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加快了我县新课程改革推进步伐。
XX年,我县开展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活动紧紧围绕规范学生的学习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教师教学常规,重点抓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积极探索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展教学方法的选择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等五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XX年,为了突破新课程改革“无为低效”的课堂瓶颈,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提升广大教师新课程执行力和反思力,全县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编写了《有效教学读本》,同时制定了《沙洋县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有效指导了全县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与操作方法。
XX年,我们为推动“有效教学”主题活动的深化,出台了《关于开展“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实现了有效教学的梯级发展、深层次发展。有效训练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责任感和效率意识;指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完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健全人格。同时让教师从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中反馈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效果,优化了“教”与“学”的策略和措施。
二是开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为了保证主题活动的丰富有序、扎实有效开展,我们实施了教研室教研员、县域兼职教研员、镇域教研组长群三级专题调研和视导,对学校和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予以交流指导,对学校在运作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进行总结推广。我们的工作思路大致可归纳为“重四点,带四面”,即区域教研协作体为面,协作体所辖学校为点;乡镇为面,乡镇所辖学校为点;学校为面,每一学科为点;学科为面,每学科教师为点。“点”的工作好了,“面”上的工作就形成了特色。例如城区片的实验小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同”做法,即“师徒结对,共同成长;教师论坛,共同研修;名师引领,共同发展。”譬如,马良中学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三工程”,即“书香工程——储蜜;竞技工程——显特;帮扶工程——结友”,为教师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五里初中的“点点式互动”为教师评课引来了源头活水。即“个别面谈式、小组评议式、书面材料式、陈述答辩式、自我解剖式、问卷调查式。”县实验初中的备课“深”,教学“活”,手段“新”,辅导“细”,作业“精”,活动“勤”,考核“严”的“七字方针”,对规范教师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强化指导服务提升教师素质为推进课程改革护航
一是优化培养机制,引领教师提高素质。我们遵循“一切为教师服务,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教研服务”的宗旨,着力指导构建学习型校园,努力造就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浓郁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多年来坚持开展“三个系列”教研活动(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评价、教研论文评选),提出了校本教研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十个一”标准(读一部理论读本、写一本理论学习札记、有一个教学偶像或指导教师、有一个专项研究主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每节课写一份课后反思或后记、有一本看课议课手册、有一位(几位)适应专业成长的合作伙伴、上一节研究课、每期一篇研究论文交流或发表),并将其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常规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自XX年起,我们每年对新上岗教师进行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建立了新上岗教师业务信息库与跟踪指导培养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县名师培养工程,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发展空间,鼓励业务冒尖,凸显名师引领,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和提升。多渠道组织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培训,各校教科室主任、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负责人或核心成员240多人次参加了多轮次培训,围绕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课题研究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讲座与辅导,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为提高我县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年来,我县推出中小学特级教师4人,湖北名师1人,省优秀学科教师12人,“xx市本土教育家”1人,荆门市名校长6人等。5年来,我县打造出诸多精品课例、精品课题、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仅XX年不完全统计,全县优质课获奖国家级1节,省级5节、市级24节,课件获奖省级2件,市级11件,论文获奖国家级4篇、省级18篇、市级135篇。5年来,我县中小学产生出不少名学校。实验初中、xx中学受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表彰,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先进单位;xx小学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37个各级立项课题结题;xx中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xx师专附属小学、xx中学、xx小学等学校评为荆门市教育科研名学校;xx中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师专附小评为荆门市校本教研先进学校;xx中学等12所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经验在《荆门日报》“特色教研百校行”中连续报道。
二是强化课题研究,引导学校内涵发展。我们以“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导向,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研究方法,参与课题研究和教研专题研究,组织教师大力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教科研理念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教师逐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
XX年,我们根据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教育局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沙洋县教育科研管理规程》,细化了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过程管理等运作规范。多年来,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每年年初下发《年度课题研究指南》,审批确定一批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推荐申报对应的市级、省级课题。每年开展一次课题研究中期检查,年底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并对到期课题进行面对面研讨式结题鉴定,与各课题组组长对话交流,既作鉴定评价,又提出改进意见。每年开展一次教科工作评优活动,通过评选教科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激励先进,推广成果。
教育科研的核心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本质是培养人才。我们明确要求各校拟报立项课题必须结合本校实际,符合教学实情,从教学“问题”出发,认真界定课题,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充分体现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十一·五期间,共审批立项了80多项县级、xx项xx市级、34项省级及以上教科教研课题,许多学校还直接参与一些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XX年,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育科研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我们将教育科研全面推向广大一线教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实施小课题研究“十、百、千”工程的意见》。目前全县小课题研究62个项目已批准市级立项,研究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为了使校本教研工作形成特色,我们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专题活动,多次召开全县“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实验学校课题研究协作体会议,交流研究方案,部署开题工作、落实协作体活动,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工作培训。目前,《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12个子课题结题工作正在筹备之中。
三是落实结题制度,凸显科研成果标志。我们一直把到期结题放在教育科研的突出位置,以此落实教育科研成果标志。十一·五期间,我县共通过结题鉴定县级及以上课题70多项。在已结题的课题中,有4项在省级评比中获优秀成果奖,76项获市级优秀成果奖或阶段性成果奖。
XX年,xx中学、xx初中承担的国家级德育课题《障碍生的研究与转化》、《初中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深化研究》在人民大会堂圆满结题,同时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XX年,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师专附小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实验》经省教研室组织专家现场结题,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成果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为理论研究和常态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可予全省推广”。还有xx中学《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研究》、烽火台中学《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拾桥小学《美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实验初中《初中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研究》、实验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策略研究》、xx中学《初中英语交际式课堂教学研究》、xx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共7个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经专家现场鉴定,顺利结题。近几年各级教科研部门先后对我县长林中学的《初中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研究》、xx初中的《学习中、教学中心理健康渗透问题的研究》xx小学《农村小学留守生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曾集小学《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性》、xx中学《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优化组合、和谐自由”教学研究》等21个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并顺利结题。
三、聚焦课堂教学立足和谐有效为提高教学质量扬帆
有效教学工作,是近几年我县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为紧迫而又扎实的中心工作。我们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以“微观课堂”为焦点,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以“教学问题”为切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突破“无为低效”的课堂瓶颈,以此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主题研讨。XX年,我们制定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编印发放了《有效教学学习读本》,开展了有效教学系列活动,首先围绕“我县中小学存在哪些低效教学现状,如何形成灵活开放和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怎样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等问题在教师中开展“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大讨论。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提出课堂教学问题,作为本学科“有效教学”研究目标,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课例演练、议课与评课、撰写教学叙事、撰写教学反思短文等专题活动,并通过有效教学示范课展示、管理论坛等平台展示有效教学成果。
我县实施有效教学两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之花在学校中绽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演绎,师生和谐、共同发展在学校异彩纷呈。教室里不再是只有老师的黑板,课堂上不再是只有老师讲授。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是开展“有效训练”专题研究。为了深化有效教学主题活动,我们根据“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指导意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题研究活动。从抓准“目标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点”、用好“发散点”、设计“训练点”等六个方面入手,把训练的梯度、广度、强度、区分度和效度研究作为落实有效训练研究活动的核心内容,将有效训练与备课的练习设计、课堂教学的练习时间落实、练习作业的批阅等环节紧密结合,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和教材、课标驾驭与处理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通过有效训练研究活动,不断累积案例,创造经验,树立榜样。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有效训练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与延展。目前我县教师备课时心想有效训练,课堂上落实有效训练,课后反思有效训练。李市中学教师深入“题海”,精心设计、选编练习和试卷,让学生远离“题海”;洪岭小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做到“四认真四杜绝”(认真准备,杜绝重复抄写;认真批改,杜绝误改漏改现象;认真归纳,杜绝作业讲评的盲目性;认真复批,杜绝一错再错现象);五里小学作业设计做到“一精”、“二活”、“三导向”、“四分层”(“一精”是指作业设计数量少,质量高;“二活”是内容活、形式活;“三导向”是有指导方法的练习,巩固性的练习和发散思维的练习;“四分层”是按学生成绩优、良、中、差分层设计作业)。
作为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和高效质量的源泉点,各校把有效训练落实做到了常态化。实验初中开展了“有效训练月”活动。烟垢中学以学案替代教案,强化了学生活动和学生有效训练。实验小学建立了分学段考评制度。十里小学和毛李小学做好了单元自测、期中抽检、期末检测“三考关”;后港小学将“三考关”与平常的竞赛活动相结合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是开展“有效教学”服务活动。为更好地服务教师有效教学,我们努力将重心前移,深入学校,指导有效教研;深入课堂,服务教师有效教学;深入学生,掌握学生有效训练情况。
向名校名家学习。大力推广江苏洋思经验——先学后教,日清周结;推广山东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操作方法。我们共邀请教研专家、名师近20人次到我县组织讲座,让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接收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到有效的教科研方法和策略。此外,我们还协调各校与县内外优质学校联手,互相交流经验,共享教学资源。
创新教研方式。在落实有效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挥专业引领的优势,在教研工作方式上进行了“三少三多”的创新,即一少论道,多论事;二少坐等,多下校;三少遥控,多亲为。近五年,我们组织送教下乡活动160人次,听课1700余节次,分学科召开和参与校本教研交流会400余场次,视导触角遍及全县每一所学校。
课堂的有效,原点在于备课的有效性。各校正是基于认识到位,纷纷研究科学备课模式,凸显教学效益。烽火台中学的辅助备课制度立足于精心学情、教情问卷调查。沈集中学集体备课“六备”制(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备最佳方案)。毛李小学要求教师科学合理预设教案,做到“五备五明确”(备教师,明确重难点;备学生,明确学生基础和能力;备目标,明确要达到的三维目标;备用具,明确准备哪些教学必备用具;备信息,明确可以借鉴的参考书,教学网站和资料库);马良小学电子备课“三步走”(全部下载→部分下载→自成风格);官当小学、李市小学采取“个人备课——小组研讨——个人再备”的形式,提高了备课的质量。高阳小学、五里小学等十分注重教师对辅导后记的撰写、检查与评比,要求教师记录和反思分层教学中的点滴机智,积淀教育智慧。
有效教学落脚在课堂,出彩在教师,目标在高效。我们看到各校在谋划有效课堂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实验初中试行“教案学案合一,自主合作探究一体”的教学策略;沈集中学抓住“精备、精教、精听、精思”要素,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化。李市中学指导学生改变“在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研究中学”的机会;拾桥中学形成了“自主预习——自定目标——自主探究——自学反馈——课堂检测”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蛟尾中学践行“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五里初中推出了“读标、预习、初检、精讲、测评”五环节的教学模式;纪山中学尝试了“明目标、重自学、强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
四是开展“有效教学”经验交流。先进思想的碰撞,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先进经验的融合,能催生高效的理念。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校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XX年,我们分别在师专附小、实验初中举行了全县中小学“有效教学课例展示和校长论坛”,共展示6节示范课,6位校长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学术交流。我室教研员结合课程改革最前沿的信息进行专业引领、示范点评。十里中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课前,优化课内,拓展课后”的教学效率观;李市中学注重课堂教学的“五性”(基础性、自主性、合作性、时效性、科学性),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实验初中 “四主一线”的教学模式赢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XX年12月,我们分别在实验小学和实验初中举办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的教学管理论坛,共有10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围绕如何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科研、如何落实有效训练、如何开展有效复习、如何进行有效评课等与有效教学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两次论坛对全县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一线老师、教学管理者和教研员共聚一堂,碰撞思想,分享成果。
四、加强监控管理创新评价机制为教育内涵发展添翼
提高教学质量、追求内涵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教育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在构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
1、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配合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改革和均衡发展,提升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积极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结合我县中小学实际,制定了《沙洋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一是完善监控评价网络。实行县级、学校、教师三级监控体系,形成有效沟通、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二是健全监控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县小学毕业质量监测考试管理办法,加强小学毕业质量监测考试的过程性管理。对各初中毕业班教学进行重点调研指导,帮助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班教学工作。三是落实监控评价责任。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的思想,强化责任意识,研究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方式、方法,树立全员监控、全面监控、全程监控的观念,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构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一是建立教学质量抽测制度。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实行县、镇(校)二级管理。县级抽测由县教研室负责抽测试卷的命题、制卷、阅卷、质量分析。中小学每学年对非毕业年级至少进行1次抽测,每次抽测至少一个年级的两个学科。各镇每学期对辖区内的所有小学开展1次抽测,每次抽测至少包括两个年级的两个以上学科。各中学分年级进行不定期抽测。镇(校)抽测的相关材料和有关数据要报县教研室备案。质量抽测制度充分发挥了质量监测的诊断、调控、激励和发展功能,对促进学生和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学习和教学策略起到了激励作用。
二是建立监测质量分析制度。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以镇为单位统一监考、阅卷和成绩统计、分析。由于各镇、中小学领导高度重视,将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作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细致安排,确保了每学期中小学考试安全和考试工作的规范有序,保证了成绩测评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反馈的有效性。
三是建立小学毕业质量监测制度。为了加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终结性评价,我们建立了小学毕业质量监测管理办法,健全了小学毕业班的学籍审核、考试报名、考试组织、考试巡视、统一阅卷、学业成绩评价、考试质量分析、整体移交或划片录取等制度。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单科考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全面抓与抓全面相结合的形式,充分体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段成果、促进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创新中考备考研究制度。
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以中考为重点的毕业班教学研究,年年组织毕业年级复习备考研讨会、调考考情分析会和中考质量分析会,对中考复习教学提出了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提出了“整体提高,指导引路,措施落实,平衡发展”的毕业年级复习备考工作指导思想,总结出了中考“三轮”复习基本方法,主张把校本教研方式引入毕业年级教研活动等等,有效地指导了全县毕业年级教学工作,为我县中考连年取得佳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以制度引高效。我们每年都下发《关于认真抓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备考工作的指导意见》、《九年级教学进度建议》、各学科《复习备考意见》等。高质量地组织各个学科复习备考会,复习课展示、备考经验介绍、方案交流、中考备考策略解读,保证我县各学科的复习备考在扎实有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我们历来重视对各校毕业班教学的重点调研指导,帮助学校加强和改进毕业班教学工作。要求各初中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毕业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拟定毕业班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保障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各校还结合实际,重新讨论并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及评价方案》,作为教学过程奖励和学年度评估的依据。目标的科学确定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学校顺利备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以研讨促备考。我们每年都组织毕业年级考试命题大赛,集全县18所初中九年级学科教师智慧结晶,其题型涉及面广,有内涵、有创意。为中考备考第三轮复习提供了优质学案。我们同时精心编制“五月调考”和中考模拟训练试卷,高质量组织调研考试和适应训练。通过这两次模拟考试,检验学校中考备考情况,及时盘查遗漏,纠正问题,调整方案,改进措施,引导学校后期有效复习。
3、优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制定了《xx县小学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办法》、《沙洋县初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办法》,将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占20%)、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抽测评价(占10%)和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占70%)融为一体。
综合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办法采取了分级评价的模式,即所有中学、镇中心小学和县直小学由县教研室评价,联村完小由各镇教育总支组织评价。以考试、考查、考核三种形式,对中小学尤其是毕业年级的所有学科全面评估,给我县素质教育增添了活力。综合评价方案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过程管理要求;学校整体发展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每年十月,我们都举行“义务教育段教学工作会议”,对本年度教学质量优秀的中小学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仅XX年,我们共表彰了22所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9所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55位教学质量先进教育干事、校长及中小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另对107位中小学教学质量先进教师进行了表彰。
五、深化校本教研推进区域协作为实施教育创新增色
校本教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石。只有高效的校本教研,才能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稳步提升。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抓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大主题,采取措施做好做强,创出了特色。
1、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XX年以来,我们坚持行政推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建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完善区域教研协作体教研网络,创建校际合作交流机制,培养教科教研骨干力量,创新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方式。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在全县建立起基于学校的、面向全体教师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区域性教学研究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区域推进与校本发展一体化的“一系统、两发展、三结合、四多”教研文化。“一系统”即策划及实施系统,以区域教研协作体负责人为协调人的策划设计与组织实施系统;“两发展”即区域教研协作体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均衡发展。“三结合”即区域教研协作体自主活动与县教研室主题活动相结合,协作体统一活动与学科交流相结合,协作体计划性活动与生成性活动相结合;“四多”即区域协作教研活动中的多主体、多主题、多层面、多维度。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XX年为全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推介会提供现场观摩和经验介绍,并两次在全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2、大力推广“主题研究式”教研活动方式。XX年起,在全县推行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的教研方式,这一教研活动方式强调基于教育教学实践选择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重点,强调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相结合,围绕主题开展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实践尝试和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目前,这一活动方式已成为我县广大学校校本研修的主要活动方式。教研室、各教研协作片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也都以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的方式展开。
3、大力推行“区域协作体式”的课题研究。开展与区域协作教研相适应的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为此,我县成立了“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协作体,课改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通过有计划地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最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计划性与实践性。因此,实验开始,我们要求各协作体成员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困惑等来确定本校教研的核心课题,并组织各成员学校教师围绕总课题确定子课题,逐步实现了“合作共生,和而不同,一校一特,一科一品”局面。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一些学校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县申报并立项“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市级课题12项,县教研室、教科所加强对市级立项课题的跟踪管理,区域教研协作体定时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研究人员分阶段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直至结题。目前,我县的“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研究工作已进入规范研究、深入实施、解决问题、注重实效的研究层面,结题准备工作已纳入各协作体工作日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我县教育这块沃土。
4、大力开展“多元立体式”的研究活动。一是课例研究活动。如“快乐课堂”、“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二是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如“校际会课”、“送课进校”、开设“公益课堂”、构建“和谐课堂”、打造“零距离课堂”等。三是专题研讨活动。如“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某一侧面)研究”、“有效训练设计研讨”、“各种课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教学策略研讨”、教学疑难解析、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剖析等。四是特色研究活动。如“教学管理特色研讨”、“复习备考与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研讨”、“毕业班联考反馈会”、教学沙龙、教师论坛、“菜单式研究”、“问题会诊”等。
5、大力实施“城乡帮扶结对”探索研究。大手牵小手,强校带弱校。我们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通过区域协作教学研究活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原来的一些薄弱学校和相对落后的乡镇学校都取得了十分令人关注的工作成就。如李市小学,在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xx小学的指导下建立起了学习型教科研组织,构建起了主干课题带动教科研全面发展的“科研兴校”系统,促进了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快了骨干教师培养。县实验初中帮扶结对农村偏远初中蛟尾中学成效明显,5年两校年年双双进入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表彰行列。县实验小学对口帮扶薄弱村小——xx小学效果良好,近几年两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得以明显提高和长足发展。xx小学、xx小学等学校的教师专业培训、校本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在区域教研协作体活动的促进下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6、大力打造“沙洋合研文化“模式创新。我县开展的区域协作教研,其文化内核就是一种合研文化。我们认为,合研文化是基于自由与平等、互信与支持、开放与分享的基础上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能够在教师群体内实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导向和内聚合力,缓解教师诸多的文化冲突与心理认同。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县合研文化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学训互动奠定教研基础,使学、教、训、研四位一体。二是上下联动拓展教研方式,力求达到上挂求高度、横联求宽度、辐射求厚度的境界。三是点面齐动突出教研高效,做到教研组细研交流,单学科精研推进,多学科群研共享,协作体合研共生。为了总结物化我县校本教研成果,我们先后编辑出版了《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校本教研天地宽》两本书,其中收集了全县中小学多年来进行课程改革,开展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方案、报告、论文、案例等成果,成为我县近几年来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的见证。
我县教科研工作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明确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工作抓到了点子,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抓出了成效。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教科研人员配备不足,一些学科缺少专职教研员,部分学科一人多职,导致教研员过于辛劳,缺乏专业进修、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少工作难以深入。二是促进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扎实,有必要在时间、资金、评价激励等方面,为教研人员学习进修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不断提高教研员队伍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教科研事业的征程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发展的基础已经奠定。成绩代表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因为深化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教育智慧,在转变观念中改革创新,在强化服务中真抓实干,在提升内涵中破解难题。继续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再造沙洋教科研工作新辉煌,为创建教育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xx年xx月xx日
相关自查报告: 畜牧局一抓一工作自查报告、镇机关档案工作自查报告、关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高校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保密工作年度的自查报告、妇幼出生证明自查报告范文、减轻企业负担自查报告、乡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关于队伍建设年自查报告的范文、基本项目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