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夏言生平

夏言生平

查看夏言全诗

概况  明代嘉靖26年,朝中有一官吏曾铣,面对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3万骑兵进犯,遂决定收复河套地区,夏言极力支持,嘉靖帝也表示同意。可没想,这成了严嵩向嘉靖帝进谗言的机会,严嵩散布收复河套之举是祸根的谣言,并拉笼嘉靖帝的亲信说服嘉靖帝。不辨是非曲直的嘉靖帝随后降旨夺去夏言官衔,只保留尚书身份。  挤走了夏言,严嵩仍不罢休,在宫中放出谣言称夏言离朝时愤愤不平,大骂嘉靖帝出尔反尔。谣言传到嘉靖帝耳朵里,嘉靖帝甚为恼怒。事有凑巧,嘉靖二十七年九月,俺答汗率军进扰宣府,直逼北京,嘉靖帝疑心这定是夏言、曾铣提出收复河套招来的报复,遂将曾铣打下监狱。曾经支持夏言、曾铣的官员或贬官,或夺俸,或廷杖,还要将夏言收监审理。

过程  夏言带着几个家人,一路上匆匆行走了一个多月,从山东乘船至江苏丹阳。可一帮官差赶到丹阳,把夏言打入囚车。当押解到离北京东36里的通州时,夏言听说曾铣被杀,痛哭道:“唉,这次恐要死在严嵩手里!”遂央求解差借来纸墨,向嘉靖帝表明自己的冤情。  在通州住下的第二天天明,夏言刚刚洗漱完毕,就接到嘉靖帝就地斩首的圣旨。好不容易挨到午时,夏言面朝南面跪下,磕了3个响头,刚站起身就被斩首了。  夏言又一次在嘉靖的面前发言了,内容和以往一样,希望能够加强军备,恢复河套。而嘉靖也一如既往地不置可否。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严嵩终于开口说话了。  “复套之举断不可为!”  然后他大幅陈述了反对的理由,从军备到后勤,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嘉靖的心坎里,皇帝大人听得连连点头。  旁边的夏言却没有注意到这些,愤怒和震惊已冲昏了他的头脑,他这才明白,在那次内阁会议上,严嵩为何会违背一贯的马屁精神,一言不发。  “你既然反对,当时为何不说,现在才站出来归咎于我,是何居心?”  盛怒之下的夏言决定反击了,在以往的骂战中,他一直都是胜利者,所以他认为这次也不例外。  可这次确实例外了,因为他的真正对手并不是严嵩,而是坐在最高位置上的嘉靖。  嘉靖的怒火也已燃到了顶点,以往的一幕幕情景都出现在他的眼前:不戴香叶冠、讽刺修道、蛮横无理、严嵩的谗言、太监的坏话,这些已经足够了。  于是他喝住了夏言,给了他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评语——“强君胁众”。  夏言打了个寒颤,他很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彻底失去皇帝信任的夏言彻底完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他再次被迫退休,离开了京城,而在此之前,曾铣已经被逮捕入狱。  应该说皇帝对夏言还是不错的,准许他以尚书衔(正部级)退职,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毕竟在一起二十多年了,好好回家过日子吧。  夏言就这样带着满腹悲愤和一丝宽慰上了路,虽然结局不好,毕竟也风光过,这辈子值了。  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  夏言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心灰意冷收拾行李的时候,一封上访信已经送到了嘉靖的手里。

牢狱之灾  这封信来自监狱,署名是仇鸾,信中列举了曾铣的几大罪状,包括贪污军饷、打了败仗不上报,没有打仗却冒功等等,当然了,这玩意并不是仇大老粗写出来的,其主要代笔者是严嵩和严世蕃。  信中所列举的种种恶行自然不是曾铣的所为,事实上,很多倒是仇鸾本人的壮举,但栽赃本来就不需要借口和理由,所以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封文书虽然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不过最为可怕的,却是其中十分不起眼的一句——结交近侍(夏言)。  当这句话出现在嘉靖眼前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夏言现在何处?快马追他回来!”  此时夏言刚刚走到通州,毕竟在朝廷干了这么多年,他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当他听来人说要带自己回去的时候,并不慌张,而是端坐在自己的马车上,镇定地问道:  “我的罪名是什么?”  但当那个四字答案传到他耳里的时候,夏言的意志彻底崩溃了,只说出了一句话,就从车上摔了下来。  “我死定了!”  判断完全准确。  在明代朝廷中,官员们时常会犯错误,其实犯错不要紧,人生还很漫长,只要你熬得住,东山再起也并非不可能,但也有几条高压线,是绝对不能碰的,三十万伏,一触即死。  藩王擅自入京算一个,边将结交近臣也算一个。  因为它们都暗藏着一个隐含的意义——图谋不轨。天王老子也好,江洋大盗也罢,只要胆敢触碰那最高的皇权,一句话——杀你没商量。

陷害致死  回到京城的夏言试图辩解,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曾铣和夏言的结局被最终确定。  曾铣,按律斩,妻子流放两千里,廉,死时家无余财。  死前唯留遗言:“一心报国”。  曾铣死,仇鸾出狱。  夏言,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  夏言起自微寒,豪迈而有俊才,纵横驳辩,人莫能屈,虽身处宦海,仍心系天下,胸怀万民,然终为严嵩所害。  言死,嵩祸及天下。

推荐古诗: 桂殿秋(河汉女)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琵琶行并序渔翁寻天台山登科后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酬乐天频梦微之遣悲怀三首渔家傲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百纵千随  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百无所成  犹言一事无成。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放纵驰荡  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