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卫气翻译

卫气翻译

查看卫气全诗

  黄帝说:五脏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纳受水谷而且消化、输送它们的。水谷化生之气,内则入于五脏,外则布覆于四肢百节。其中流布浅表、不循经脉而行的浮气,叫做卫气;行于经脉之中的精气,叫做营气。阴阳相互随逐,内外相互贯通,象圆环似的无头无尾,不停息地浑然流动,谁能穷其究竟!然而,它们区分为阴阳,俱都有标有本,有虚有实,各有其循行、经历之处。能辨别阴阳十二经脉,便可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能候察、诊知虚实所在之处,便可寻找出发病部位在上还是在下;知道六腑之气往来运行的路径,就知道怎样解开结聚,使腧穴畅通;能了解虚实的属坚还是属软,就知道哪里该补,哪里该泻;能知手足六经的标部与本部,便可对天下疾病了然于胸,没有疑惑了。

  岐伯说:你以上所论,真是广博啊!让我来紧接你的论述,更详尽地谈一谈。

  足太阳经脉之本,在足跟以上五寸处,其标在左右两络命门的睛明穴。命门,指眼。足少阳经脉之本,在窍阴穴,其标在窗笼之前的听宫穴。窗笼,指耳。足少阴经脉之本,在足内踝上二寸处的交信穴,其标在背部肾腧穴及舌下两脉的廉泉穴。足厥阴经脉之本,在行间穴上五寸处的中封穴,其标在背部肝腧穴。足阳明经脉之本,在厉兑穴,其标在颊下夹喉颡处的人迎穴。足太阴经脉之本,在中封穴前方向上四寸处的三阴交穴,其标在背部脾腧穴及舌根处。

  手太阳经脉之本,在手外踝之后的养老穴,其标在命门的睛明穴之上一寸处。手少阳经脉之本,在手小指次指之间向上二寸处,其标在耳后上角的角孙穴及下外眦的丝竹空穴。手阳明经脉之本,在肘骨之中的曲池穴,上至臂臑处;其标在额下,与夹耳两旁的头维穴会合。手太阴经脉之本,在寸口中的太渊穴,其标在腋下动脉天府穴。手少阴经脉之本,在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其标在背部的心腧穴。手心主经脉之本,在掌后腕上二寸两筋间的内关穴,其标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观察这十二经脉标本虚实的病变,凡本部阳虚的就会发生寒厥,凡本部阳盛的就会发生热厥,凡标部阴虚的就会发生眩晕,凡标部阴盛的就会发生热痛。对实症,就应泻除邪气以制止其发展;对虚症,就应导引正气而使之充实。

  让我再谈谈气街。胸气有它所行的街道,腹气有它所行的街道,头气有它所行的街道,胫气有它所行的街道。气在头部的,其气终止于脑的百会穴;气在胸部的,其气终止于胸前两膺与背部肺腧穴;气在腹部的,其气终止于背部的脾腧穴与冲脉,以及肚脐左右动脉的肓腧、天枢等穴;气在胫部的,其气终止于气冲穴与承山穴及足踝上下处。取以上这些穴位针刺时,要用毫针,而且一定先要用手指按压较长时间,等到气至应手,才可施针予以补泻。这些穴位主治的病症,有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以及初起的积聚等症。疼痛部位可以移动的,容易治愈;如果积聚处不痛,则难以治愈。

推荐古诗: 古风(一百四十年)买花赠渔父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离思五首其四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